【抗疫纪实】在疫情阻击战中展现沙林人风采

发布时间:2020-02-10文章来源:沙林中心 作者:赵纳祺 浏览次数:

新春伊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猝不及防。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无硝烟战争中,沙林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组认真落实中国林科院和地方的各项决策部署,夙兴夜寐、恪尽职守,用责任和坚守,建立起守护人民安全和健康的钢铁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沙林中心机关大院和四个实验场需管控的在住居民达418户1389人,居住过于分散,管控难度极大。流入重点管控人员77名,并不断攀升,需要一对一盯防隔离、建立一人一档等多项防控措施。口罩、消毒液、温度计等防控物资极为紧张,要积极协调地方政府调配。正值春节放假期间,沙林中心在本地的管理人员仅有62人,能够参加防控的人力严重短缺,让沙林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变得更加困难。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沙林中心在第一时间迅速行动起来,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实际举措,着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沙林人一直奔波在防控疫情的各个战场,面对艰难险阻,他们主动请缨;面对亲人担忧,他们毅然逆行。“我随时听候组织和领导的召唤”“我应该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我的分内之责”……一句句出自肺腑的朴实话语,体现了沙林人的家国情怀、为民情怀。面对自己的职责,他们是无愧的;面对胸前的党徽,他们是自豪的。

“风雨前行者,日日夜归人”—徐军

“我是一名办公室工作者,每一个命令在我这里迟一刻,就会影响到执行的时效性,每一个文件哪怕只是错一字,也会引发连贯性的错误,所以我要比别人更快,比别人更准,比别人更勤”,这是中心办公室主任兼防疫办主任徐军常说的一句话。一年里休息时间很少的他,早早计划要在春节好好陪陪年过八十的父母,然而突然爆发的疫情,打破了这节日应有的祥和。徐军深知,疫情就是命令,沟通、汇总、修改、上报、下达,每一分钟都不能懈怠,每个环节都极其关键。大年初四防控工作开始至今,他一直没有好好休息过,“这个表着急要,这个物资要尽快送到基层卡点,体温计、消毒水要清点好,需要什么就找我……”,每一天电话不停,每一天不知道走多少路,赶不上饭点就在办公室吃一桶泡面。为了确保工作有序的开展,他下班前总会将明天要做的事情按顺序都写在纸上,做完后一条条的划掉,第二天又重新写满,似乎在办公桌前多待一秒,各项防控工作就多了一丝心底的稳妥。太阳升起时出门,披星戴月回家,满心担忧的老母亲端出热了又热的饭菜说一句“赶紧吃吧”,习惯了儿子忙碌的母亲从不多问,全家以默默的支持陪伴着他共抗疫情。大爱无疆,在这场“非常”的“战役”里,徐军以“成功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着作为一名沙林人的智慧和力量。

徐军办公


徐军泡面


“抗疫一线女将,亮出巾帼色彩”—刘莉

刘莉是沙林中心党委办公室的一名普通职工,疫情发生以来,她始终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一直做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她,主动承担起到机关大院44户居民入户排查的工作,挨家挨户的走,一个一个的叮嘱:“出门要戴好口罩,每天要测量体温”。机关大院住的多数都是中心退休的老职工,有些儿女都不在身旁,刘莉就把老同志们当做是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嘘寒问暖,忙前忙后。在排查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家庭都没有口罩和体温计,就自掏腰包买了600副口罩和几十盒体温计,送到住户的家里。“我是这个大院长大的,我就是老人们的女儿。”这个“有事您说话”的贴心“女儿”,让大院的好多老人,都有了安心、有了依赖。疫情来的突然,中心一些防控物资特别缺乏,刘莉得知这个消息后,从各方筹集物资,消毒水、帐篷、食品……听说单位需要存放消毒水用的塑料桶,她拦住要出去采购的同志,说:“我家有,别花钱买了,能节省就节省,公家的钱也是钱,咱们把钱省下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这个热情的“刘大姐”,一直活跃在抗疫前线,先后向磴口红十字协会、内蒙古蔬菜瓜果协会、磴口县旅游协会捐赠现金2500元,通过多方筹措,给磴口县医院捐赠方便面20箱,八宝粥30箱,向社区捐赠玉米、山药等食品,为一线抗疫人员提供了生活物资。同时她还报名参加了磴口县志愿者协会抗疫情行动,在完成中心小区疫情排查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县里其他小区的工作人员张贴宣传标语,入户调查……她用一个女性柔软的肩膀,用自己热忱的行动与爱心,去帮助人们冲散疫情所带来的阴霾,带来了温暖和阳光。

刘莉志愿者


刘莉发口罩


“90后的沙林人,付出是我的荣耀”—赵纳祺

92年出生的赵纳祺,2018年参加工作,是家里的独生子,也是刚出生不到四个月孩子的父亲。入职后投身于沙林中心后勤工作的他,学会了通下水、换水管、接电线等以往从没有接触过的工作,不叫苦不喊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中心是我第二个家,保证家的整洁和安全,是我最大荣耀。”疫情突发,赵纳祺安顿好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第一时间返回到工作岗位,临行前对妻子说:“安全第一,这几天我在外面跑,就不能接触你们了!”十几天里,他一直呆在办公室里,随时待命,做统计,建排查档案,整理住户台账,排值班表,安装播音喇叭,悬挂横幅,下基层发放物资……饿了,就泡一碗方便面,渴了就接一口凉水,24小时开机的电话,每一次接通,他都会说“我在,我马上去办!”在这场防控“战役”里,他很快进入了一名“先锋战士”的角色,不计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命令。抗疫工作是“一盘棋”,我就是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那一颗先行棋。这个还有着英雄梦的90后男孩,对着视频和自己的孩子说:“爸爸是超人,可以保护你和妈妈,也可以去保护身边的人!”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们便选择把危险挡在自己的身前!

赵纳祺


IMG_8707


筑牢疫情防控 基层干部显担当

24小时值班,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中心四个实验场是这次防疫战的最前沿之一,也是阻击战的第一线。实验场的干部职工自疫情以来,不分昼夜守在第一线,把关守卡保平安。

场区住户居住比较分散,都是平房,出入口较多,人口结构复杂。为了做好场区疫情防控工作,各实验场按照中心安排部署,明确责任、服务、纪律,落实落细防控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迅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农村是防疫的末梢儿,一点也不能马虎,我们要压实责任,分片区,一人管一片,形成全场-片区-组区-住户网格化管理的防疫模式,每户每人每天的情况和动态都要登记在册,一目了然!”距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第四实验场党支部书记张鸿怿在防控工作布置会上对大家说。

在中心防控检查卡口布置会上,第四实验场场长董礼隆勇挑重担,担负起了第二、三、四实验场唯一的出入卡口检查防控任务。十几天里,四场的四名干部一直战斗在一线。在防控检查卡口的大篷车里,不畏严寒,日夜坚守,每天双人值班,进出车辆必须消毒,外来人员必须登记、测体温,工作有序而精准,记录规范而全面。

54户221人,第四实验场进行了两次地毯式入户排查,重点监控近期返场人员,形成台账,一日一报。他们以严的作风、强的纪律,全力筑牢了基层疫情防控堡垒。场里的住户习惯了每天串串门,和亲戚邻居们唠唠嗑,忽然不让出门,很多住户都不愿意配合。为了确保群众的安全,减少非必要聚集和接触,第四实验场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群众保持稳定情绪,提高防控意识。同时,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微信群转发官方讯息、循环广播防控指南、悬挂条幅警示等方式,引导群众做好防护,不轻视、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他们为群众织密织牢了疫情防控心理防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心基层干部们始终齐心努力,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他们便是那值得人民群众信赖的安全防护屏障。

四场四人


四场吃饭


疫情防控阻击战,沙林人在行动!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付出,让人们感受到了安全和安心。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冬季的黑夜尽管漫长,但是因为有了团结,有了期盼,有了希望,就永远遮挡不住黎明的曙光,我们终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友情链接